以下几点良心建议,供甲方参考参考。当然,如果甲方更大 考量点是要“便宜又大碗”,可能找慈善事业体合作会更舒心。
1.看以往作品水准
这是最基本的要求,提供过往作品给甲方评估,看看乙方作品水准,同时也考验双方的品味是否合拍。有些客户的品味还真是服务不了,即使给的预算再高,也是苦事一桩。
作品更好
是已上市上架的商品,而不是ps的效果图
2.洽谈时所表现的经验与专业度
设计师不是只有在电脑内拼凑图文的本事,还得瞭解材质、生产、製作工艺、物流、陈列…等各相关环节,甚至可以帮客户检验产品策略有没有调整空间、上机看打样时是否有能力与师傅们讨论工艺让製作效果更好,这些方方面面都是功力。
上机可以考验设计者是否有实力将电脑中的设计生成商品化的能耐
3.是否曾有失败的案例
拿出漂亮的资历是人之常情,能勇敢说出失败案例的设计师,甲方更得好好珍惜。 ,即使失败经验吓到客户,有可能快到手的案子飞了,设计师也选择诚实以对;第二,失败的案例恰恰有可能是一道避免错误的防火牆,失败经验对于设计师而言是“学习”,对客户何尝不是?
因当时市场上普遍不能接受冷饮茶的习惯而导致上市失败的案例 (1983)
4.甲乙双方对价值的认知
不讳言,大部份客户在意的是设计费。有些客户上威客网这类平台去捞设计方案,一套VI叫价人民币一千元的多了去了,有需求、有市场,这样的生态自有生存的本事,不需多加批评。如果甲方期待找一个设计师能让自己的商品投入市场后赚大钱,这设计产出的“价值” 远远超过当初付的那笔设计费。业界曾流传过一份设计收费标准,但仔细看价格,不同等级的设计师价差超过10倍以上。尊重设计师的同时也是尊重甲方自己的品牌/商品价值,您认为您的品牌/商品“值得”付多少设计费找什麽等级的设计师呢?
估价单上的数字是“价值”还是“价格”?
有些客户会特别指定找曾有相关经验的设计师合作,认为相关的产业经验能有助于设计案的推动,但是也很有可能因为有经验而带来包袱,不敢提出太跳脱的创意。偶尔与没有相关经验的设计师合作,凭藉其他产业的经验、跳出框架,或许好创意就此诞生,投入市场后自然成亮点。
件玻璃异形瓶工业设计案例
台湾曾有一家年轻的设计资讯分享平台,找了工读生每天刊登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,有些上网找设计伙伴的甲方看到这些作品,以为这公司也有这样的水平,纷纷找这公司合作,这家公司接到案子后慌了手脚,才开始边做边学习,把客户拿来当实验品。别谈案子后续的成功与否,的确有抢案子而无所不作的设计师,甲方若不去深究与观察,双方的合作关系就很刺激了。
设计是一个知识产权的行业,不是生产流水线,没有固定的成品能让客户按量按价下单,也不能因为不知怎挑选就来个比稿。最近在朋友圈内疯狂刷版的一则“拒绝比稿”广告,的确说出了设计师心底的痛,但甲方就会因此而大彻大悟痛改前非吗?答案 是否定的!甲方依旧坚守“付钱付得安心”的出发点来找设计合作单位,缺案子的乙方依旧会有人屈服于这样缺乏平等与信赖的合作关系,因此,这广告不过就是让人看了一时爽,麻醉后的快感很快消失殆尽,能真正杜绝比稿的恶习,只有乙方坚决拒绝的态度。
创意就是知识产权,拥有设计师的知识产权,就必须对价付费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,付2,000元就别期待拿到20,000元的方案。如果在事前评估后还无法信赖设计师,甲方们请不要来折磨乙方非得合作“试试看”,缺乏互信基础的合作不会产出创意好结果。甲方们也不要在合作后抱怨被设计师给骗了、给忽悠了、给瞎搞了,双方是否合作的最终决定权在甲方,只要在评估过程中,设计师没有恶意欺瞒甲方、没有拿他人案例充当自己的案例,甲方就得为自己的合作决策负责任。甲方如果对设计师提出的方案不满意,也请科学化且理性地去思考:是老板个人不喜欢?还是上不了消费市场枱面?或是有其他品牌策略、商品讯息…等沟通不良的问题?
甲方的客户们,您是基于“信任专业”还是“害怕被骗”的心态来挑选设计师?如果设计师能为您的品牌提供这些服务,当您筛选过后找到合拍的设计师,您认为值得付多少设计费呢?
转载站酷:http://www.zcool.com.cn/article/ZNDU3NDA4.html